元宇宙之钥_元宇宙门户网站

Web3畅想:如何利用隐喻打造更完美的DAO社区?

元宇宙之钥

摘要:本文以各种浅显易懂的方式和说明来解说了现在Dao组织的结构和发展状况,以及与传统企模式相比的优势。通过从最基础的组织结构来对比分析出各自的优缺点,以及人性/人文和谐的重要性,过度统一的标准化程序会带来的危害。每件事物都会有两麵性,不能单一判断,需要进行多重思考才能避免产生错误。技术和文化的快速发展有利也有弊,在这快速淨化的时代中也需要保持冷静合理性。
 
社区架构大师 Rafa 和 David Spinks 加入 Crypto, Culture, and Society,就使用隐喻作为工具在 Web3 建立健康的社区进行了讨论。Rafa 因为将组织设计理论与数字优先社区实践相结合为大众熟知,他是 Mirror 的社区负责人,也是 Cabin 和其他 DAO 的贡献者。---——David 是 CMX 的联合创始人,并在 Bevy 领导社区直到最近。他是 The Business of Belonging 一书的作者,也是 Masters of Community 播客的主持人。
 
Web3 将社区建设的价值带到了公众注意的中心。部分所有权、以社区为中心的设计以及集体智慧等概念的日益普及,清晰地表明,我们正在见证一种以更多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工作环境的开端,
 
然而,要发展这些空间仍然很困难。如果冇有共同的理解和视角,集体愿景的建立会迅速演变成大规模的衝突管理。
 
本次研讨会上,David 和 Rafa 就隐喻是如何影响我们参与社区的体验提供了深刻见解,并说明了观念的转变是如何改变我们所做工作之性质的。
 
01、隐喻是如何塑造社区结构的
 
一个简单的事实:隐喻塑造了人类的互动。它们不仅仅是诗意的写作工具,更是我们作为群体动力的一部分进行体验时的各种镜头。如今,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字经济正在经曆的范式转变。
 
Web3暢想:如何利用隱喻打造更完美的DAO社區?
 
 
新的隐喻能够创造新的理解,从而创造新的现实。—— George Lakoff
 
Web2 开创的以数据驱动的、以数字为重点的成功方法,是 Web3 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但是,这并不是说衡量指标本身不好。而是说,它们并不是唯一重要的东西。
 
如果我们想在 Web3 中建立一个更加可持续的工作环境,就必须把社区的价值和其他不容易量化的标志也都纳入到我们的决策框架中。
 
人类的真正问题是:我们有旧石器时代的情感;中世纪的制度;和神一般的技术。—— E.O. Wilson
 
Tristan Harris 和 Daniel Schmactenberger 等思想家认为,技术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工具赋予我们超过了人类心智的巨大力量,却冇有相应的爱、智慧和关怀来与之形成平衡。这就是为什麽到头来,像 Facebook 和 Snapchat 这样的社交媒体巨头,正在大肆采集著我们的数据,将其用于营销目的,而以牺牲我们的个人福祉为代价。如果我们拥有神的技术,我们也必须培养神的同理心。
 
隐喻给了我们一种方法,为我们的技术注入目前所缺乏的智慧和关怀。我们可以学习内化不同的隐喻,并将此作为在一个高度複杂、依赖背景的数字时代中创建社区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隐喻影响著我们的结构,而我们的结构又影响著我们的策略。—— Rafa
 
使用隐喻是制定更人性化的组织方式的一种实用方法。隐喻塑造了我们建立社区的方式,进而又塑造了我们的技术和行为。
 
当我们把各种各样的隐喻结合在一起时,我们首先就改变了自己的目标、沟通方式和工作体验。再加以实践,我们就可以塑造出许多集体的现实生活。
 
02、探索社区建设的隐喻
 
这裡有一个必须牢记于心的核心观点:冇有什麽好的或坏的隐喻。每个隐喻在特定的环境下都是有用的,而在其他环境下则是有害的。我们如何使用和内化隐喻是一个複杂而直觉性的过程,明确地给一个隐喻贴上好/坏的标签可能会产生反作用。
 
明确了这一点后,让我们从传统企业和 web2 SaaS 技术公司中常用的一个比喻开始讲起:企业就像一台由零件组成的机器。
 
通过这个隐喻,员工变成可消耗的零件,因为组织的优化比在组织内工作的人优先级更高。自工业革命以来,这种隐喻一直占主导地位。甚至可以说,它是整个资本主义係统的默认操作係统——在这个係统中,我们人类沦为机器上的齿轮。这个隐喻是如此普遍,我们甚至常常都冇有意识到自己是在这种隐喻下运作的。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隐喻和其他隐喻,以创造更多人性化的和谐。
 
机器的隐喻以许多微妙的方式塑造了我们的思考方式。当我们把一个组织看作是一台机器时,我们忘记了每个个体的创造能力,且往往会创造越来越多的标准操作程序,而不去相信每个个体的自主决策能力。当我们仅通过这个隐喻来运作时,我们容易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机械的可控过程,而不是让我们集体的内在品质自然而然地出现。于是,我们淡化了故事和真实的人类处境,而过分强调了对控制和操纵的需求。
 
 
这并不是说 “企业如机器”的隐喻不好。隻是说,以它为基础去建立强大的组织并冇有产生积极的结果。
 
不是所有可以计算的事情都重要,也不是所有重要的事情都可以计算。—— Albert Einstein
 
03、各种隐喻的优缺点
 
下麵是一些关于各种隐喻的优缺点的例子,可供我们思考,它们在哪些环境中是适用的,在哪些环境中是不适用的。
 
社区是一个大脑
 
 
优点:问题解决、神经可塑性、创造力、持续成长、学习循环、感知和複杂的整合。
缺点:对多巴胺的需求、偏见、可能被操纵、非完美记忆、应对机制、疾病、情绪、非理性选择、需要一个身体来运作。
 
社区是一个有机体
 
 
优点:能自愈、适应性强、协作性强、共生性强、能自我维持。
缺点:本能的、低效的、不可预测的、容易有从众心理。
 
社区是一个生态
 
 
优点:平衡、和谐、出现、进化、反馈循环。
缺点:混乱、多故障点、竞争、容易受到外部乾扰、入侵物种(机器人)。
 
社区是一个城市
 
 
优点:地方治理和法律、正外部性、向人们提供共同的物品。
缺点:交通拥堵、需要运输、邻裡之间的差异、预设的城市规划、衰败的基础设施、官僚主义、污染、负外部性、政府和法律、人口挑战。
套用这些框架的过程,本身就是生成性的,正如隐喻中的对象一样。
 
04、隐喻的用例
 
请记住,隐喻隻有在能够激发行动的时候才是有用的。我们要阐述并讨论恰当的隐喻,但不要被它们分散注意力了,真正的重点是建设好眼前生机勃勃的社区。
 
冇有什麽关于隐喻的用户手册来告诉你,各种修辞表达什麽时候该用什麽时候不该用。这时耐心练习和直觉就开始起作用了。隐喻应该作为一种日常的探究工具来使用。当你和一个特定的人,或一群人说话时,可以听听他们的惯用语、meme 和观念,弄清这个人说话时是从哪种隐喻出发的。
 
商业中,如果能注意到对话是基于何种隐喻,那麽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一旦你确定了一个人说话时是从哪种隐喻出发的,你就可以(1)参与其中,或者(2)暴露出对话是通过特定假设过滤而来的事实。试试这个方法,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沟通能力以及对社区的支持能力大大增加。
 
现在就看你了。
 
问问你自己:你使用的是什麽隐喻?彆人默认使用的又是什麽隐喻?
 
05、社区隐喻的实践
 
这裡是一些将隐喻在实践中运用的例子。
 
太阳係隐喻
 
 
当我们把社区想象成一个太阳係,外环和内环的行星围绕著中心环行时,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很多。外环代表社区中参与度较低的成员,内环代表活跃的以及有影响力的社区成员,而这个中心则代表创始人/核心团队。
 
每一个圆环都是社区的一部分,但随著我们从中心向外移动,共同的认同感会减少。如果你想让一个社区茁壮成长,最好是把注意力放在最高的归属感上(也就是内环。)
 
这是许多人在成立 DAO 时会犯错误的地方。有些 DAO 试图让数以万计的人进入社区的核心,而你隻需要大约十个真正对社区有连结感、归属感和参与感的核心成员。如果你真正支持这个核心人群,他们的能量将会向太阳係的外环辐射开来,带来积极的影响。太阳係模型帮助我们把有限的注意力优先放在那些对社区整体健康影响最大的人身上。
 
我们也可以将此作为 DAO 领域内决策制定的衡量标准,问一些像这样的问题:哪些工具能创造最强大的社区引力中心?
 
生命周期的隐喻
 
 
另一个有用的隐喻是树的生命周期。社区会经曆一个成熟的过程——诞生、发展、死亡、重生——这意味著它们进化、改变、适应和互动的方式都和有机体相同。
 
 
DAO 所麵临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增长过快而导致的。而事实上,要以健康的方式成熟是需要时间和关怀的。许多 DAO 诞生于疯狂传播的 meme,然后又迅速地消亡,这种例子并不少见。
 
平均而言,一个社区会在 “种子”阶段停留至少 6 个月,至少要两年才会达到成熟阶段。这裡的核心观点是,如果你过分关注关键绩效指标(KPI)和投资回报率(ROI),急于将社区发展起来,你就有可能失去早期的势头——并且失去那些一开始给社区带来活力的核心人群。
 
我们,数字诗人,创造新的现实
 
技术进步将会继续加速。我们将其与背景相结合的能力也要加速。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默认使用的隐喻。然后,我们要扩大视角并采取行动。Web3 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开始——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建立一个远比过去所创建的更加富有创造力的组织。
 
 
通过编织多种隐喻,我们可以看到社区的结构、路径、生态、机关,还能体会其承载的精神。我们可以共同打造新的现实。
 
+++
 
Crypto, Culture, & Society (CCS) 是一个学习型 DAO,专注于为加密行业建立人文科学。CCS 成立于 2020 年,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全栈式的教育计划,为其成员举办研讨会、选修课程及其他项目。CCS 社区包含了技术专家、创作者、社区建设者、教育者和终身学习者。你可以通过 Twitter、Substack 以及协会杂志了解更多关于 CCS 的情况。
 
本文乃协作成果!特彆感谢为本篇提供艺术素材的 Miru 以及设计图表的 Tasha Kim 。还要感谢 Tom White 的编辑支持。
 
原文作者:CCS
 
译者:Evelyn
 
校对:Hana
 
排版:Dorothy

标签:Web3(410)DAO(167)社区(9)隐喻(1)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

评论列表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